乌孙国(下):翁归靡(3)大破匈奴翁归靡继位贯彻亲汉方针不久,匈奴立即在军事上做出了反映。公元前七十年代初,匈奴发骑兵四千人,胁迫车师降服。在取得车师后,匈奴即合车师之力,开始向乌孙进攻,目的在于迫使乌孙改变归附汉王朝的决策。
翁归靡对于匈奴的进攻,在思想上、组织上早有充分的准备。当匈奴占车师、启战端后,他一边准备迎战,一边立即上书汉朝政府,向汉昭帝刘弗陵呈报情况,请求发兵支援,共同抗击匈奴的军事进攻。
西汉政府按到呈报,研究了乌孙形势,决定出兵救乌孙。但六军尚未动,昭帝刘弗陵突然病逝,使原定计划不得不改变。
这时,翁归靡的处境是十分困难的。汉朝援军迟迟不来,匈奴的军事压力有增无减,已经占领了王国东境与车师邻近的车延、恶师地区(居乌孙东境,今地不详),而内部亲匈奴的势力也蠢蠢欲动,纷纷抬头。
好个翁归靡,处变不惊,临危不惧。他在军事上严整队伍,动员了国内精兵五万,进一步组织了抗击力量。同时他自己和解忧再次上书西汉政府,向新继位的汉宣帝刘恂呈述利害,请求汉朝出兵配合,东西夹击,一举挫败匈奴进攻。
汉宣帝刘恂刚刚接位,虽然急待处理的大事不少,但仍然抓紧了这一战机,当机立断,派出十五万大军,分别由赵国充,田广明、范明友、韩增和、田顺等大将率领,从云中、五原、西河,张掖、酒泉,分兵五路,齐头北进,攻打匈奴。于此同时,汉朝政府又派校尉官常惠,持节前来乌孙,与乌孙王一起率兵,从西面配合大军攻打匈奴,“造成钳击夹攻之势”,迫使匈奴顾首失尾。结果,这一仗打得匈奴大败,汉乌联军全线获胜。
匈奴战败后,十分怨恨乌孙翁归靡。当年冬天,匈奴单于又亲率万余骑袭击乌孙,虏取了部分老弱。正准备退兵时,遇到大风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十一”。原来受匈奴控制的一些部落也纷纷起来,脱离匈奴自立。随后逐一降汉。汉朝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西域地区正式划入汉王朝的版图。
(4)众邦友好乌孙的政治、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发展,翁归靡的威望也大为提高。南疆地区较强大的龟兹、莎车王国这时都极力与乌孙增进联系,借此进一步密切和西汉王朝的关系。莎车王国请翁归靡次子万年为王,龟兹王娶翁归靡之女弟史为妻,这些都足以说明当时新疆的政治局势是相当安定的。
龟兹王绛宾,对翁归靡与解忧的长女弟史早有所知,曾派人求亲。但弟史当时不在乌孙,而在长安学习弹琴。后来学成后,仪朝派侍郎乐奉护送弟史返乌孙。路过龟兹,绛宾又要坚留弟史,再次派使臣前往乌孙向解忧公主请婚。翁归摩、解忧见情意真切,也希望通过这门亲事密切与龟兹的关系,就同意了弟史与绛宾的婚姻。
翁归靡与解忧的次子名万年。莎车王死,没有子嗣。莎车王同的统治集团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计欲自托于汉,又欲得乌孙心”,向汉朝提出请求,请派万年到莎车承继为王。万年当时住在长安。汉王朝同意了这一要求,派奚充国为使,护送万年前往莎车。万年当莎车王的时间很短,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原莎车王弟呼屠征所杀。
(5)几易新王翁归靡病死后,泥靡在一些亲匈奴的贵族拥戴下已接位为王的消息。这一变化,使原议婚事成了泡影。
由于这一事变,导致了乌孙统治集团内部的剧烈斗争,纷扰冲突多年。泥靡上台不久,即为乌就屠所杀。经汉朝政府使者冯嫽夫人做工作,乌就屠放弃了大昆弥的称号,自称小昆弥,遵照汉朝政府的旨意,让元贵靡接位为大昆弥,在内部划分地界,分裂为二。这样,矛盾斗争才稍得缓和。
翁归靡及其一家,对推动古代新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促进汉民族和乌孙民族的团结和友谊,起了积极的作用,做出过几大贡献。翁归靡的名字和他们一家的历史功绩,不仅见诸于史籍,而且在各族人民中传诵。
(6)历史评价翁归靡继承王位后,乌孙归于一统。在翁归靡一生的事业中,解忧公主曾给他以不小的帮助和影响。他们有过5个子女,以后都曾在乌孙的历史舞台上发生过影响。
在政治上,翁归靡坚决改变过去“持两端”的态度,即在匈奴、汉朝之间摇摆不定的方针,归服汉朝,并在以后矢志不移。因此,在翁归靡统治的年代里,乌孙国内部始终保持了统一,军事、经济力量日益强大,粉碎了匈奴一次次的军事侵扰,使乌孙国成为西域的一支举足轻重的主要政治力量。
翁归靡的这一决策,立即引起匈奴在军事上的反应。匈奴为维持其对西域的统治,以巴里坤草原为基地,屯田车师,进攻乌孙,以控制、稳定天山以北地区,隔断乌孙与汉朝的联系。翁归靡和解忧公主联合上书汉王朝,建议组织联军反击匈奴。汉王朝“发大兵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并出”,这一仗,汉乌联军获得全胜,使匈奴在西域的元气大伤。后来,随着匈奴日逐王降汉,汉朝政府设西域都护,西域自此纳入汉朝的版图。
翁归靡是乌孙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对于乌孙历史的发展和促进与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系直至统一于祖国,都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10.泥靡泥靡(?-前53年),是乌孙的昆弥,号狂王。
军须靡死的时候,因为儿子泥靡尚小,传位给堂弟翁归靡,泥靡长大后,翁归靡再让位给泥靡。
神爵二年(前60年),翁归靡通过长罗侯光禄大夫常惠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汉宣帝以楚公主刘解忧的侄女刘相夫为公主,派常惠送少主刘相夫至敦煌。这时,翁归靡死,乌孙贵族立军须靡子泥靡为昆弥。汉宣帝听从萧望之的建议,把少主接了回来。泥靡再娶楚公主刘解忧,生一子:鸱靡。
泥靡狂暴,和刘解忧关系很差。刘解忧和汉朝使者卫司马魏和意、副侯任昌,定计谋杀泥靡。酒宴上,砍伤泥靡,泥靡逃走。其子细沈瘦围攻公主,西域都护郑吉救了公主。
汉朝将魏和意、任昌处死。泥靡之后被翁归靡之子乌就屠所杀。
11.元贵靡元贵靡(?-前51年),是乌孙昆弥翁归靡和汉朝公主刘解忧的儿子,元贵靡在翁归靡时一度立为太子,前60年,翁归靡死,乌孙贵族立军须靡子泥靡为昆弥。
前53年,元贵靡的异母兄弟乌就屠杀死昆弥泥靡。由于乌就屠不是汉公主刘解忧所生,他阻止元贵靡继承昆弥之位。汉朝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备边乌孙。刘解忧的侍女冯嫽晓以利害,劝说乌就屠。乌就屠同意和解。汉朝以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皆赐印绶,大昆弥户六万余,小昆弥户四万余,但人心向小昆弥乌就屠。汉朝倾向于大昆弥。
前51年,大昆弥元贵靡在位3年后去世,儿子星靡继立。
12.星靡星靡(?-前33年),是乌孙大昆弥,元贵靡的儿子。
甘露三年(前51年),大昆弥元贵靡在位3年去世,儿子星靡继立。祖母汉朝楚公主刘解忧请求回归长安,汉宣帝同意了,两年后,刘解忧去世。星靡孱弱,冯嫽向朝廷要了百人,安抚乌孙。西域都护韩宣奏以他叔父左大将大乐代为昆弥,汉朝廷不许。前33年,星靡去世,儿子雌栗靡继立。
13.雌栗靡雌栗靡(?-前16年),是乌孙的大昆弥,星靡的儿子。
前33年,父亲星靡死后,雌栗靡即位。雌栗靡一改父祖孱弱的作风,翕侯都对他十分畏服,乌孙恢复到了他曾祖父翁归靡时的盛世。小昆弥末振将害怕自己会被大昆弥兼并,派贵族乌日领诈降,然后刺杀雌栗靡。汉朝立翁归靡幼子左大将大乐的儿子伊秩靡为大昆弥。
14.伊秩靡伊秩靡,是乌孙的大昆弥,翁归靡与刘解忧的孙子,元贵靡的弟弟左大将大乐的儿子,星靡的从弟。
前16年,小昆弥末振将派贵族乌日领刺杀雌栗靡。汉朝中郎将段会宗立伊秩靡为大昆弥。不久,末振将被杀,小昆弥由安犁靡担任。末振将的弟弟卑爰疐联合康居,欺凌乌孙,乌孙两昆弥害怕,更加亲倚西域都护。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大昆弥伊秩靡与匈奴单于一起入朝朝见汉哀帝,汉朝引以为荣。卑爰疐杀乌日领降汉,汉封为归义侯。卑爰疐再次侵陵两昆弥,西域都护孙建将他袭杀。
15.乌就屠乌就屠(?-前30年),是乌孙小昆弥。
他是昆弥翁归靡的儿子,前53年,杀死昆弥泥靡。由于他不是楚公主刘解忧所生,他阻止刘解忧的儿子元贵靡继承昆弥之位。汉朝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备边乌孙。刘解忧的侍女冯嫽晓以利害,劝说乌就屠。乌就屠同意和解。汉朝以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皆赐印绶,大昆弥户六万余,小昆弥户四万余,但人心向小昆弥乌就屠。汉朝倾向于大昆弥。
前30年,大昆弥已经是元贵靡的孙子雌栗靡的时候,乌就屠去世,儿子拊离继立。
16.拊离拊离(突厥语狼的对音),是乌孙的小昆弥,乌就屠的儿子。
前33年,父亲乌就屠死后,为汉朝所立。不久,弟弟日贰将他杀死。其子安日得到了汉朝的支持,日贰逃到康居。汉朝屯军姑墨,安日派贵人姑莫匿三人假装跟从日贰逃亡,刺杀了他。西域都护廉褒赏赐姑莫匿等人。
17.安日安日(?-前17年),是乌孙的小昆弥,拊离的儿子。
父亲拊离被叔叔日贰杀死后,安日得到了汉朝的支持成为小昆弥,日贰逃到康居。汉朝屯军姑墨,安日派贵人姑莫匿三人假装跟从日贰逃亡,刺杀了他。西域都护廉褒赏赐姑莫匿等人。前17年,安日又被降民刺杀。
18.末振将末振将(?-前12年),是乌孙的小昆弥,拊离的儿子。哥哥安日被刺杀后,为汉朝所立。
末振将害怕自己会被有作为的大昆弥雌栗靡兼并,派贵族乌日领诈降,然后刺杀雌栗靡。汉朝立翁归靡幼子左大将大乐的儿子伊秩靡为大昆弥。还没讨伐末振将,末振将就被大昆弥属下的翕侯难栖所杀。
中郎将段会宗用计擒杀他的太子番丘。立安日的儿子安犁靡为小昆弥。
19.安犁靡安犁靡,也作乌犂靡,是乌孙的小昆弥,安日的儿子。
前11年,安犁靡的叔叔小昆弥末振将派贵人乌日领刺杀大昆弥雌栗靡。汉朝中郎将段会宗立伊秩靡为大昆弥。不久,末振将被大昆弥属下的翕侯难栖所杀,小昆弥由安犁靡担任。末振将的弟弟卑爰疐联合康居,欺凌乌孙,乌孙两昆弥害怕,更加亲倚西域都护。卑爰疐杀乌日领降汉,汉封为归义侯。卑爰疐再次侵凌两昆弥,西域都护孙建将他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