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泽桥医生 泽桥医生
夏天最扎心的对比莫过于:同样被蚊子叮,有人浑然不觉,有人却痒到抓出血,甚至肿成 "馒头"。难道真的是 "体质不好" 才招蚊子待见?其实,蚊子包的大小和痒感,藏着蚊子和人体之间的 "攻防秘密"。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蚊子包大小由什么决定?
被蚊子咬后起包,本质是身体对蚊子口水的 "过度反应"。当蚊子的口器刺入皮肤时,会注入含有抗凝血剂、消化酶和多种蛋白质的口水 —— 这些外来物质会触发人体免疫系统的警报,释放出 "组胺" 这种化学武器。
的作用是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让免疫细胞更快赶到 "战场"。但这个过程会导致局部组织液渗出,形成水肿(就是我们看到的蚊子包),同时刺激神经末梢产生 "痒" 的感觉。
容易过敏的人,其免疫系统对蚊子口水中的这些成分更为敏感,会迅速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导致血管扩张、组织液渗漏,形成又大又痒的蚊子包。而不容易过敏的人,其免疫系统则相对“钝感”,只会有轻微的过敏反应,甚至可能没有明显的感觉。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特别是小孩,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往往会有更激烈的反应,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的红肿、瘙痒、水泡、溃疡等,甚至可能引发。
3招科学止痒
被蚊子叮咬后,那种又痒又肿的感觉确实让人难以忍受。但记住,千万不要大力挠抓,因为这会越挠越痒,还可能带来细菌感染的风险。
1.冰敷:用冰块或冷毛巾敷在叮咬处,可以降低神经纤维的敏感性,减少痒感的传递。除了冰敷,涂任何凉凉的东西,如花露水、风油精(注意2岁以下儿童及皮肤破损处禁用)也有类似效果。
2.掐十字:这个方法的原理是“以痛代痒”,通过掐痛皮肤来转移对痒感的注意力。但要注意,掐得太轻可能没效果,掐得太重则可能伤害皮肤。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3.涂药:药店就能买到的炉甘石洗剂等,能缓解蚊虫叮咬带来的皮肤瘙痒,且比较安全无刺激。如果蚊子包特别严重,可以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对抗组胺的药物或外用的糖皮质激素药膏。
4个实用的防蚊技巧
1.穿着长袖长裤:尽量减少暴露的皮肤面积。
2.使用蚊帐和驱蚊液:蚊帐能有效阻挡蚊子,而驱蚊液则能驱赶靠近的蚊子。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3.避免黄昏和黎明时外出:这是蚊子最活跃的时间段。
4.清理家中积水:蚊子喜欢在静水中产卵,清理积水能减少蚊子的滋生。
以上就是泽桥医生健康头条内容,我们明天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