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是四大名著《西游记》当中的主角。唐僧不畏艰难,去往西天求取真经,最后被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成为永生之身。那么真实的唐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
自小入佛门
唐僧原名叫陈祎。原本出生于官宦世家,但是赶上动荡之年,陈祎家的生活很不好过。生活艰苦的他到11岁就跟着哥哥一起遁入空门,成为洛阳寺的一位僧人,法号玄奘。玄奘非常用心,也很刻苦,对于佛法那是一点就通。很多人称他为“佛家奇才”。
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但是天下仍然战乱。尤其关中一带治安混乱不堪。为躲避战争,他辗转各地佛寺学习佛法。9年以后,他才重返长安。
西去求经
玄奘回来不为别的,就是想西去求取真经。但当时出关需要统治者颁给通关文书,玄奘一边申请,一边准备西去所必须的物品,然而等了三年,陈祎还是出不去。公元628年,玄奘决定偷偷溜出去。他沿着河西走廊边走边问,穿越了十多个国家,终于翻山越岭到达了天竺。作为一个唐朝和尚,玄奘在天竺受到了很高的礼遇。
他遍访高僧,在那烂陀寺修习佛法,他的佛教造诣得到了天竺高僧们的一致认可。
满载归国,受朝廷监视
玄奘在天竺呆了11年,最后一年他满载着657部佛经,翻山越岭又回到了唐朝。李世民知晓这件事以后,特地在洛阳行宫召见了他。李世民首先肯定了他的壮举,然后暗示他如果还俗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
展开全文
李世民之所以让玄奘还俗,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利用玄奘还俗这件事造声势,避免让更多人遁入空门。李世民深知玄奘此番回来以后对社会的影响力极大,如果不加以限制,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信佛。这样一来梁武帝当年所面临的粮食危机自己可能也将面临。二:让玄奘当向导,唐军西出攻打西域国家,扩大唐朝的地盘和影响力。
玄奘不愿意做官,因为在回来的路上他就已经想好了,后半辈子只翻译佛经。唐太宗见劝他不动,于是就下令他只准在皇家寺院活动,每日的行程也必须由皇家安排。玄奘就在这样极其严密的监视下生活着。
身死后世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此刻玄奘终于能够多获得一些自由。他开始一边翻译,一边讲学。公元663年,玄奘的《大般若经》翻译完成。中间他还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这本书不仅是为了记载他所经十几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也有一丝专门为统治者而作的意味。
玄奘心事已了,在世间已无牵挂。此刻,多年风餐露宿以及熬夜所带来的伤痛一下子都加之于身,玄奘每夜浑身疼痛,不能好好休息。玄奘感觉自己寿命已到终点,他开始向自己的徒弟们交待后事。
玄奘法师圆寂后头骨舍利出现,后被很好地供奉了起来。唐高宗非常哀痛。他对群臣说:
“惜哉朕国内失奘师一人。可谓释众梁摧矣。四生无导矣。亦何异于苦海方阔舟楫遽沈。暗室犹昏灯炬斯掩。追谥‘大遍觉’之号。”
唐高宗下令将玄奘葬于白鹿原,并且还专门辍朝三日,让百官前去祭奠。后来玄奘的墓穴又被改葬于樊川风栖塬,并且在此之上还修建了五层灵塔。又过了一年,朝廷在此地修建寺庙,唐肃宗为新庙题“兴教”两字。
自此,该庙便称兴教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