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问题感驱动(problemwatching)
血腥感驱动型的观众喜欢看撒血浆等惊悚画面,通常具有较低同理心,追求刺激,其中男性会对凶手有较强的认同感。
但认同杀手并不意味着认可TA的思想或价值观,我们之所以喜欢杀手,也许是因为被害者罪有应得。
在《我唾弃你的坟墓》中,遭受侵害的女主角向施害者进行报复,尽管手段残忍,但观众还是更愿意站在凶手这一边。而你对《电锯惊魂》中受害者的看法,也左右了你对那个臭名昭著的杀手“竖锯”的认同程度。
相较而言,兴奋感驱动型的观众追求的是被惊吓的刺激感。他们具有较高的同理心,会被富有悬念的恐怖片吸引,更多地认同受害者。
独立感驱动型的观众观看恐怖片的原因并非在电影本身,而在于看恐怖片能够让他们感到自身的勇敢和成熟。这种类型的观众对受害者怀有很强的同情心,并且享受自己克服恐惧的过程。
临床心理学家Jeffrey Gardere认为,尽管没有面临实质的威胁,观看完一部恐怖片也给许多人带来成功走出舒适圈的成就感,带来自信。
最后,问题感驱动的观众是在利用恐怖片来逃避其它的现实问题,例如孤独感和焦虑感。他们对受害者也非常同情,但也容易因此产生无助感。
焦虑时代,我们更需要恐怖片
随着流媒体的兴起,我们在影视上的消遣选择变得越来越丰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影片。
但明明过去一年人们因为疫情变得更加焦虑,收获了现代历史上最好票房的却不是轻松愉悦的喜剧片,而是充满了死亡、鬼怪和连环杀手的恐怖片。
为什么我们会愿意从充满焦虑的现实进入到另一个力图让我们惶恐不安的虚构恐怖世界呢?
1.这恰恰是因为虚构的恐怖片可以缓解现实的焦虑感。
GlennWalters提出,非现实性是赋予恐怖片魅力的三大要素之一。正是由于认识到恐怖片的故事是虚构的,我们才能安心享受其中的恐惧。
不信,换成真实的残酷影像试试。
Haidt、 McCauley和Rozin等学者曾在1994年进行了一项厌恶情绪研究实验,让大学生观看三段真实且可怕的纪录短片。
一段展现的是屠宰奶牛,一段描绘的是敲开活生生的猴子脑壳、取脑子来做甜品,一段呈现的是一个小孩的脸部皮肤被翻开以备接下来的外科手术。
90%的学生无法从头到尾看完。而坚持到底的那10%的学生,也表示这些视频让他们非常难受。但比这些视频所呈现的内容更加残忍的恐怖片,却不会对他们造成这些困扰。
McCauley指出,人们之所以能够享受恐怖片中的血腥残暴,恰恰在于人们知道这些不是真的。这种虚构性让我们和目睹的暴力之间产生足够的心理距离,获得掌控感,以此缓解现实焦虑。
2.有意思的是,恐怖片不仅解压,还可以帮助脱单。
如果你听说过吊桥效应,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恐怖片可以增加两人之间的吸引力。
心理学教授Arthur Aron指出,引发恐惧的场景会导致心跳加快,无论是过一座吊桥,还是观看一部恐怖片。在这个情境下如果我们身边有另一个人,就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发的心跳加快归结为是对方使自己心动,故而生出恋爱的情愫。
如果是一群人看恐怖片呢?
那这一群人之间的关系也许都会变得更好。
精神病学家Katherine Brownlowe指出,向他人暴露自己的脆弱,会制造亲密感。恐怖片可以连接到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唤起我们共有的对黑暗、怪物和拿斧头的疯子的恐惧。当大家被吓得抱在一起吱哇乱叫时,友谊的小船已经借着这股“腥风”启航了。
看来,一向难登大雅之堂的恐怖片,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愉悦和收获早已超出了B级的范畴。
我们也许都曾在某个时刻,从这些千奇百怪的怪物、精神变态的杀人魔、散满屏幕的血浆和惊险悬疑的故事中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你最喜欢的恐怖片是什么呢?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安利吧。
作者:lynn
编辑:静瑶
你可能还喜欢:
为想看恐怖片的自己点个 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