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形制文化知识(男装篇)

汉服形制文化知识(男装篇)

短褐: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指平民的衣着。属于汉服的一种,又称“竖褐”、“褐”,以劳作方便为目的的便服。与常服和礼服相区别。

特征: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裤的男装,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

短褐——上衣

深衣:属于汉服,是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

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

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

特点: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明制朱子深衣

圆领袍:最早出现在商代,是中国的传统服饰之一。

汉代:随着服饰逐渐统一,圆领袍主要作为内衣穿着。圆领亦称团领,实为无领型领式。

魏晋南北朝后,圆领袍开始积极吸收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但是同时又不丢失汉族本来的特色。

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开始作为正装穿着于外,流行于隋唐至明末。

宋朝以后,圆领袍成为官员们的正式服装之一,在后来的明朝也被大量运用,明朝的圆领袍、配上补,成为了分辨官位阶级的最方便的方式。

圆领袍——唐制

道袍:两种含义

一种源自中国古代汉服“褶”(相传周武王亲制),在明代演变为道袍,是明代男子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作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

后在清初“剃发易服”的政策下消亡。

特点:是直领,大襟,两侧开衩,有暗摆,为汉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

另一种则是道教服饰。道教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凡尘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道教道袍承传有序从未断代为道袍之正宗。

改良版道袍

道袍

今天的汉服形制文化普及 就到这里啦!

作者:三千青丝洛尘雪

🎀 相关推荐

酒驾怎么处理?酒驾处理流程
365bet足球实时动画

酒驾怎么处理?酒驾处理流程

📅 07-20 👀 3939
生存战争怎么开创造模式 生存战争创造模式切换方法
365bet足球实时动画

生存战争怎么开创造模式 生存战争创造模式切换方法

📅 07-19 👀 6852
卤菜可以卤哪些?做卤菜有哪些禁忌?
365bet足球实时动画

卤菜可以卤哪些?做卤菜有哪些禁忌?

📅 07-20 👀 2449